关于班级量化中扣分与奖分的思索
申 正 科
扣分是提醒,是惩罚,更是一种责任。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在无意中做一些错事,甚至违规违纪。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现象更是非常普遍:尽管各处小心、谨小慎微,仍然有可能违犯纪律,这种情况下仍然会被扣分。这种情况下的扣分,只能算是一种告知和提醒,这与驾车新手无意闯了红灯道理是一样的。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违规酌情处理,然而交警部门对驾驶员的处罚,却不会因为驾驶员是新手而有丝毫变化。
与之不同的是,个别驾车老手,因为知道哪个路口没有摄像头拍照,明知是红灯,仍然照行不误。学生的违纪也是如此,心存侥幸,明知不对而故意为之,这种情况下被捉后的扣分,就应该算是一种惩罚。
扣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惩罚的一种手段,班主任在某种情况下也是通过扣分知道学生的违纪情况的,尤其是在宿舍里休息时的扣分。然而,由于班级量化分的高低,与班集体的荣誉、班主任的荣誉联系在了一起,“扣分”本应该是极为正常的量化方法,在个别人身上却世俗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扣分更是一种责任。
以宿舍管理为例:前几年我担任宿舍管理科科长时,晚休中抽查宿舍纪律,在楼层虽然只有几分钟,然而却很少空手而回,时常能抓住几个违纪宿舍,有时还感觉个别楼层比较混乱。然而,第二天看值班人员的记录,却没有扣分现象。是没有检查到违犯纪律的宿舍,还是不忍心记录呢?至今我仍然在思索:明知某个宿舍比较混乱而不去记录、扣分,对该班级是利呢还是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