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课堂是允许学生质疑的地方

[日期:2010-06-13] 来源:  作者:远航 [字体: ]

一直很喜欢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总觉得他笔下的荷塘有出尘不染的清灵。每当讲到这一篇文章时我都特别投入,常常沉醉其中。又是一节荷塘赏美课,我正引领学生徜徉在荷塘之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可是,我到清华园看荷塘时却没觉得他美。作者是不是言过其实啊?”我的思路一下被打断了,说实话,那一刻我很是恼火,明明是在欣赏荷塘的美景,却突然冒出一句荷塘不美,这不是捣乱吗?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的话突然闪过脑中,是啊,我们常常鼓励学生质疑,可学生一旦质疑我们又常会恼火,固有的课堂是“我”的的想法还是难以转换,还是不能将课堂真正放手给学生啊。想到这我不禁惭愧万分,立刻肯定了学生的质疑。

 

    我突然想起,以前有朋友也跟我谈到过类似的感受。那时,我只是以“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敷衍过去,并没有给出让对方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解释。而此刻 ,面对敢于质疑的学生,我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解答道:

 

    同学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知道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我们去清华园看荷塘一般是在白天吧,我看到那位同学轻轻地点了点头,于是接着说道,白天看荷塘,荷塘的景色尽收眼底;加上游人如织,便少了些宁静,多了些喧嚣。朱自清却是一个人夜游荷塘,光线自然没有白天亮,且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也是淡淡的,故朱自清看到的荷塘应该是朦胧的、宁静的。再者我们没有朱自清的那份经历,没有他的的苦闷与彷徨,所以我们眼中的荷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并没有倾注我们内心的情感;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处处都打上了他情感的烙印。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颇不宁静”之情,“荷”“月”之高洁正象征了作者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所以在《荷塘月色》中,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成了作者寄托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既然我们没有像朱自清那样倾注情感,因而感受不到荷塘之美也是自然的事情了。正所谓“醉眼看花花欲醉,泪眼问花花不语”啊。

 

    学生信服的点了点头,我颇感欣慰。很庆幸我没有否定学生的质疑,庆幸没有因学生出言打断课堂教学而粗暴对待,庆幸自己最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角度为学生解疑释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欣赏美景、感悟浓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