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一次月考反思(教师博客文章精选)

[日期:2019-10-10] 来源:课程中心  作者:申燕 [字体: ]

一、试题再现

22、根据要求写作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滑过,在每一个匆忙的身影后,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母亲熟悉的话语逐渐淡忘……当我们身心俱疲,停下奔波的脚步时,闪现在眼前的却是父亲的凝视,回荡在耳边的依然是母亲的凝视。

请认真阅读文学类文本《父亲的后视镜》,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3、不少于800字。

二、错误体现

   本次作文为读后感,针对亲情的主题,写出自己的感受。许多学生能够领悟出题人的意图,通过自己的感受,写出一篇记叙文。但学生的作文存在很多问题,概括来看,有三类:一是不符合文体要求。试题不限定文体是给予学生的自由,但选择写记叙文就应当把文章写得像记叙文,有的文章“四不像”,有记叙、有议论、有描写,但又什么都不是,活生生一锅烩的“杂文”。二是长于概括,短于描写。在小说阅读中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时,学生说的头头是道,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可到了自己写作文,直来直去,明明可以塑造得很好的矛盾冲突在三言两语中就化解了。人物形象流于表面化,不够细致、缺乏特色。三是情节平铺直叙,缺少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些同学的文章简简单单的一叙一议,从开头就可以看到结尾,情节中的发展和高潮基本没有,文章缺乏可读性,深度不够。

二、反思总结

   在高考作文写作中,学生多数写议论文以求稳。但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题,除了议论文、话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部分记叙文的出现。如2019年全国三卷以漫画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写一写“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最佳立意就是感念师恩。 2017年全国三卷以高考40年为出发点,从“我看高考”和“我的高考”中任选其一,毫无疑问,第二者更好下笔。2015年北京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者是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重视记叙文,能够让学写得像记叙文,塑造好人物,写好一个故事,而不再是泛泛而谈,正如宋朝倪思所说的“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写记叙文,要做到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叙文中的六要素,贯穿一两条线索,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是文章结构更加完整;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是人物栩栩如生;运用悬念、抑扬、铺垫、渲染等多种表现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zhaohongwei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