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对接 共振 裂变——谈阅读积累与写作运用

[日期:2014-10-28] 来源:  作者:宋世兰 [字体: ]

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我读了一些书,也做了不少笔记,积累了不少材料,可怎么写文章的时候就用不上呢?

对此,我有以下认识。

一、学生对阅读目的性的认识偏差

若问学生为何读书,他们十有八九会说:积累材料,写作文时好用。这不能说不对,但至少不完全对。应该告诉学生这样两点:

首先,由“积累”到“应用”不可能立竿见影。就如同我们吃了五谷杂粮畜禽肉蛋化作营养,而我们绝说不上到底那块肌肉是由哪种食品催生而成。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积累”已经化作营养,维持了我们精神生命的健康。

其次,读书之时要和作者的思想形成“对接”产生“共振”。读书最高的境界是对接一个个高贵的生命。林语堂说:喜欢上一位作家,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我们的学生只记材料而不知作家,材料只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他积累之初就了的东西怎么可能当自己需要时临时起死回生呢?

如何时让学生做到对接产生“共振”呢?我们可以拿一本笔记拿其中的一段话问一问学生:你为什么记这段话?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段话的上文是什么,下文是什么呢?你能流畅的背下来还是只记得大意呢?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想呢

   二、学生阅读书目的盲目性

为了实现阅读资源共享,我曾指导学生组建班级图书角,其中一个学习小组给我提交了这样的书目:

《读者》《上下五千年》《菜根谭》《宋词选读》《红楼梦》《唐诗三百首》《于丹读论语》《青年文摘》《哈利波特》《道德经》《苏东坡传》《宋词选读》《智慧背囊》《围城》《论语》《一千零一夜》《于丹读庄子》《三国演义》《古文观止》

我拿这份书目到班级,问学生这些书应该如何分类摆放,结果莫衷一是。然后我给学生做了以下分类:

(一)

1、《论语》《于丹读论语》

2、《上下五千年》《苏东坡传》

3、《道德经》《于丹读庄子》

4、《唐诗三百首》《宋词选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围城》《古文观止》《菜根谭》

(二)

《读者》《青年文摘》

 

于是,这里有三点要说。

首先,书目的分类。我们的分类遵循的显然是“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科学全面的分类,这种分类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体系。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对他们形成中国的人文意识是一种非常好的启迪。在这种框架之下进行“个性化”读书,对他们整体人文素养的形成意义重大。而一旦形成纯正的人文素养,“写作”“应用”还是问题吗?

其次,读书与读杂志的问题。我们还是作个类比,方便面、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方便食品,能取代我们的五谷杂粮、一日三餐吗?我们能够在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良好饮食习惯的时候,就用这些快餐来维持他们的营养所需吗?杂志便是这些方便食品。杂志的读者有两类:一是专家,他们需要通过杂志来发表和了解最新成果;二是大众闲人,杂志给他们提供的是消遣和娱乐。我们的学生自然不属于这两类人。当然我们决不是完全否定学生读杂志,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先读书!

第三,精读与泛读的问题。博览群书是对读好某一本书和某一个人的书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在学生读书之初就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问学生:你有没有最喜欢的一本书?这个问题的意义,我们不妨作一个类比。知人论世,如何知人?我们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人拿来考察,也无必要。让我们知人的人只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人。我们熟悉他,才知道这人可不可用,或者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主动来的人,就是你的朋友。学生以为我积了不少材料而关键时无人帮忙,问题还在自己,因为,你没有真朋友。你只是熟人多而已。

总之,我们强调的是:引导学生在纯正的文化框架之下读书,讲究与作者、与人类文化的“对接”与“共振”,这势必会引发学生思想的“裂变”,自然完成读书“积累”到“应用”的过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