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正本清源,科学创新——课堂教学创新浅议

[日期:2014-10-28] 来源:  作者:宋世兰 [字体: ]

        近几年课堂教学的“创新”由最初的追求形式之新向内容之新实质之新发展,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上,老师们更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对以学为主原则的强调,对教学目标达成的观察,对学生活动的突出,注重对课堂实效的考量。

因为课堂教学强调创新点,观察创新点,所以许多老师瞄准创新点作文章,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为创新而创新,舍弃一堂课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那么这堂课的创新也就毫无意义可言。

不少教师所谓的出“新”,往往只是为 “新”而新,生硬嫁接,或者将创新、合作当作一种形式来装饰课堂,这样的追求显然背离了创新的本意,也背离了教学的本意。

课堂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构建更高效的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因而,我们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同时,应牢固树立和坚持学生本位、学科本位、教材本位和双基本位的教学思想,离开了这些根本,无论怎么创新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的教学创新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创新的前提——学生本位

创新不能脱离“本”。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生本位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所有的教学设计始终都要围绕学生展开,我们的课堂设计是为让学生学到、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濡养心智而设计,不是为完成创新而设计,创新是手段,必须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空谈创新。

无论一堂什么课,你首先应该让听课人明白这堂课究竟要干什么,你所设计的环节和教学内容究竟想干什么,让学生学到什么。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问题;转化到学生层面,要解决的则是“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教学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即使我们不从理论的层面研究要求,作为教师,我们也应适当换位思考。怎样教学生才愿意学,如果我是学生,喜欢怎样学;我一直在讲,学生听懂了吗?我这样设计,学生听明白了吗?四十五分钟时间,学生是否会一直精力集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我们要不要适当地进行一下变换?如果我们始终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所有教学设计都围绕学生,我们的教学也就无需刻意设计了。

当然,在课堂结构上,我们要注意教学环节的简洁、流畅,既要借鉴“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范式的优点,又要根据学情适时调整,在激活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

二、创新的基础——双基本位、教材本位和学科本位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传统教学的绝对目标,但也绝不是创新课可有可无的目标。高效而完美的课堂,必须重视教材,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所有课堂教学的根本和基础,创新课也不例外。

许多创新课会出现这种情况,为追求课堂的容量和热闹,对教材上呈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双基”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然后就做宽泛的发挥与拓展。或者,用大量的视频图片展示很多有趣好看的故事片段或图景,将课内课外知识串接起来,洋洋洒洒一节课,学生听得很带劲,整堂课变幻多端,很是热闹。但一节课结束后,你静心思考,这节课究竟学了什么,学到什么,感觉很茫然。一节课下来,热闹是老师的,学生什么也没有。

我们很难定位一节好的创新课应该怎么设计或设计成什么样,但作为教学者的我们,应做到的是,对要教授的内容烂熟于心,了如指掌,或者,底线是你应该真正掌握。尤其作为文科老师,应该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应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读上十遍八遍甚至更多,参透其中的真谛,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我们才能从容,才能有真正的创新。

我们在关注教材和双基的同时,还要关注课堂教学创新的学科本位问题。有的老师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无视本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生搬硬套到本学科,这样做,表面上是新奇了热闹了,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事,真正是不伦不类,稀奇古怪,舍本逐末,让人费解。

三、创新的根本——内容决定形式

我们在设计创新课的时候,要时刻牢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在确定了恰当的教学目标,有了经得起推敲的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下形式。

以语文课为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可以将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这样三个大步骤,或以“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品读课文,赏析一个句子——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统领全篇教学。

     其实,上面两节课的设计要做的正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必须要做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的事情,即“整体感知——阅读鉴赏——探究深化”,只是我们的每个环节目标更明确集中,步骤更清晰直接,方法更科学有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效果更容易达成。整个教学环节简洁流畅,很有新意。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敢于、善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较好地起到引导、点拨、补漏、纠偏、评价的作用。

 这里想特别谈一谈课堂讨论和课堂提问。

无疑,课堂讨论是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好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讨论,学生能快速交流,互相启发,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但课堂讨论不能取代独立思考而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不能成为解决课堂疑难的主要途径。现在,几乎所有的课都有课堂讨论的环节,我无意贬低课堂讨论,但我们不能忽略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能让一部分学生养成不愿动脑只在讨论中听取别人观点的习惯。换言之,合作,应注意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应该是有效的、自发的,合作学习不能代替独立思考和独立阅读,不能代替自主研究、解决问题。

更多时候,我们应先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当一个人的能力解决不了某个问题,或大家都思考得有几分成熟的时候,再来讨论。这样的讨论才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和丰富,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与激发,可能生成闪光的令我们眼前一亮的超出预设的场景,而这也是教学创新的极致。

再来谈一谈提问。大家都知道满堂灌和满堂问并非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也不是创新的着力点所在,但勿庸讳言,许多老师无形中运用满堂问营造着课堂热闹的气氛。比如:“这个问题对不对?”“这样表现好不好?”“这种手法美不美?”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思维的狭窄和不动脑的惰性的形成。

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明确,要有张力。问什么,为什么问,想达到什么目的,让学生掌握什么,学生可否回答得出来,怎样设置几个关键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飞翔,而且体味到放飞思想的乐趣,这是我们应该用心设计的方面。

因此,强化问题意识,改进提问形式,激活学生的思考热情,是我们的创新课堂应该着力追求的。

当然,具体到参加创新课比赛,我们可以找一个“创新支点”,所谓创新支点,就是要求教师每一堂课中都要立足于通过一个(或几个)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或要素),来突出或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关键环节就是教学的创新支点。但是,这些“创新支点”应该也必须服务于教材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的“双基”培养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个成熟的教师,他必定能多向运思、多元构课、多法操作。而这种运思和操作应有效地服务于学生学习,融于教学内容,达到大雪无痕的境界。

四、创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

大多数老师教案的设计,尤其参加讲课比赛时,往往多从教师“教”的层面考虑,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教得漂亮,教得艺术。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充满着变数,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些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所以,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精彩往往被我们忽视或一笔带过了,我们很少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斟酌他们的见解,分析他们的想法,因为这样往往耽误了我们事先设置的课堂进程,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进度和流程。因而,课堂上我们往往牵着学生的思路甚至控制着学生的思维进程,看似顺利地去完成教学任务。

其实,课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课堂不应是我们呈现给学生我们的理解,而是我们引领学生或教会学生去认知、理解、分析、归纳、收获、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用最直接的手段、最短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习惯借学生之口套出自己的结论。很多时候,我们包办的太多,不敢、不愿、不习惯、不舍得“放”。问了一个问题,我们总希望学生会立即准确地回答出来,当他们不能按我们的预期回答,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将答案给出,有时甚至不等他们回答便已完成了自问自答。在这样的自问自答中,学生最多需要回答几个“是”与“不是”或“对”与“不对”,热热闹闹顺顺利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既培养不了思维品质也锻炼不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学到的知识也只是被动接受的容易遗忘很难内化为能力的知识。

其实,让风筝飞得高些,更能飞出一种旷远的姿态和意境,飞出开阔的心灵和胆略,飞出更强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促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即学生在思考、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所闪耀、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

所以,课堂上,我们需要热闹,也需要安静;需要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也需要学生的思索探究和出错,还需要学生的质疑发难。

一堂课,没有学生思想的生成,很难称其为好课。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实践不断追求并不断修正。需要我们真正热爱教学,真正在教学上下功夫。

“你如果没有感觉到你离开音乐就活不了,那就别去学音乐,做个听众吧。”同样,你如果没有感觉到你离开讲台离开学生就不快乐,那你就难以在教学上有所建树。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并实践一生:“用一生来备这一课”。

强化自身素质是创新的基石,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成为健康快乐的课堂,成为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的课堂,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水平,有意识地探寻教学艺术,切磋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的需求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创新,才会真正出新。

 

注释: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载《教育研究》199709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6月第二版,第7页。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