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学习李振华精神,做“四有”好老师--李振华事迹简介

[日期:2015-11-16] 来源:工会  作者: [字体: ]

 

  62年前,风华正茂的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南京城来到沂蒙山区,成为偏僻山沟的一名小学教师,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

  从参加工作开始,每月捐出四分之一的工资,到今天滚动到290多万元的“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他倾其所有,资助数千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他以炽热的情怀、博大的胸怀,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在当年这片奉献的土地上,用心血和汗水,续写着令人仰视的两个大字:奉献!

  他就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沂源县退休教师李振华。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风华正茂的他,毅然踏上那片向往已久的热土。

  1953年正月的一个早晨,在通往山东省沂源县的崎岖山路上,一位肩背铺盖卷的小伙子,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行走着。他就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志愿到沂蒙山区支教的南京青年李振华。

  那一年,他刚满17岁。

  从书本上读到的战争年代发生在沂蒙山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他,那首优美动听的《沂蒙山小调》感染着他,他对沂蒙山怀着一种敬仰和憧憬之情。

  山东省教育厅原本安排他去条件较好的昌潍地区(今潍坊市),李振华却选择了沂蒙山最偏僻的沂源县韩旺村。

  走进半山腰的学校,他的心头掠过一丝悲凉:破庙改成的三间教室四处透风,大大小小的石头有规则的排列着——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凳子。墙角放着一张旧床,一个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挂在床头,一个黑乎乎的泥巴炉子和盛水的瓦罐。这,就是他的岗位兼宿舍了。

  晚上,到处漆黑一片,屋子里冷得似冰窖。呼啸的山风夹杂着一声声狼嚎,令他毛骨悚然。从墙缝里钻进来的山风,吹得煤油灯飘忽不定,恰如他此时的心情。他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曾经心驰神往的地方?美好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就在这里实现?

  他几乎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晨,附近十几个自然村的38名学生早早来到学校。原来的老师因为年老多病,学校已经停课半年多了。得知从大城市来了个新老师,孩子们格外高兴。

  李振华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可是,他的一口南方话,引来了阵阵骚动和议论。望着学生们茫然的目光,李振华心里针扎似的。

  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饮食习惯。习惯了吃大米饭的他,这里黑乎乎、散发着苦涩味道的窝窝头,还有那地瓜干掺着树叶烙的煎饼,泛着青色,硬邦邦,嚼不烂,难以下咽。

  十六七岁,本应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李振华却在体验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

  回忆起这段经历,李振华感慨万千:“初到山区的艰难,是我始料不及的,不知道自己能够坚持多久。有时做梦也哭,早晨醒来,枕头经常湿漉漉的一片……”

  “城里来了个洋学生”,这消息传遍了山村。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来了一拨又一拨。那关切的话语、期待的目光,令他难忘。乡亲们从怀里掏出还带着体温的鸡蛋,——那是连老人和孩子都舍不得吃的稀罕物,还有一瓢一袋的谷子等各种杂粮、山果,递到李振华的手里。

  乡亲们发自内心感激李振华:一个大城市的孩子,在咱们最需要的时候来到这里。在乡亲们眼里,李振华就是山村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

  怕他受冻,村里的大婶大妈像当年“支前”,用自家种的棉花、自家织的粗布,为李振华做了一件件厚实暖和的棉袄、棉裤、棉鞋。一针一线,饱含浓情。

  知道他不会做饭,人们轮流请李振华去自己家吃饭。平时吃糠咽菜的乡亲们总是倾其所有,把家里最好的饭菜给他吃,甚至是包水饺……李振华后来才知道,当时,人们一年也就吃两三顿面食,每年收成的麦子,装不满一个瓦罐。他至今记忆犹新,每次吃饭时,家长们总是把孩子哄到门外,担心孩子馋嘴围观,李老师吃不下……

  来山村的第一个节日是清明节。乡亲们都想请李振华去家里吃饭。这一家才吃了一口,就被簇拥到另一家。这一顿饭,他记不清吃了多少家。当他回到学校时,一下子呆住了:门口石头台子上摆满了水饺,他数了数,18碗!

  李振华的眼睛湿润了。

  一天,村干部带来一个纯朴憨厚、农民打扮的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车上还绑着一把镰刀。村干部说,这是咱们县委书记张奇,骑了一百多里路的车,来看你呢。张书记紧紧握着他的手,一再感谢他来到这山沟“支教”,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说沂蒙山的老百姓会永远记住他。

  李振华渐渐知道,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这里的乡亲们作出巨大牺牲。在孟良崮和莱芜战役中,韩旺村曾经有70多人组成担架队,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有8位乡亲牺牲在战场上。

  然而,这里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落后,让他忧心。每当看到那些翻山越岭、背着干粮或冰凉的地瓜来上学的孩子,每当触及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在他心头升腾:宁可一辈子留在这里,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让他们有一天能够走出大山,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

  这沉甸甸的使命感,从此伴随了他的一生。

  山里人听不懂他的南京话,他让家人寄来了一台收音机,每天跟播音员练习普通话。练了一段时间效果不佳,他就干脆学说当地话。

  今天,这位里里外外透着朴实和慈祥的长者,从外表上看,与沂蒙山人没有任何区别:一身半旧的中山装,脚上永远是粗布鞋,态度谦和,话语不多,口音依稀尚存南方人特有的轻柔,却是地道的沂源腔。

  李振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自制了地球仪、识字卡片等20多种教具。白天,他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这里成为夜校,他教村民们识字。

  1955年,全县初级中学的升学率为101,而他教的班,全部升入了初中,引起轰动。

  也是这一年,山东省教育厅对前来“支教”的45名外省市的青年教师追踪调查,37人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而返回原籍,其他人则回到县以上城市。唯有李振华,留在了山村小学。

  1958年,工作成绩突出的李振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一年,他刚刚21岁。他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话:一个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要映红一片蓝天!从那一刻起,李振华更加勤奋的工作、学习、奉献。

  1959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群英会”,与董加耕、邢燕子等优秀青年代表一起,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此时,李振华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借这次参加全国“群英会”的殊荣,调到大城市;二是继续留在山沟里,践行自己的诺言。

  回忆起这件往事,李振华依然很激动:那时国家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各行各业缺乏人才,加强基础教育更是迫在眉睫。响应党和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施展自己的抱负,是我们那一代青年人的共同理想。先进“一辈子”,还是先进“一阵子”,考验着每一个人。

  他至今忘不了去北京开会前的情景:乡亲们送了他一程又一程。从那期待的目光中,他读出了挚爱和信任;他更忘不了刘少奇、周总理接见他们时的殷切期望和教导。

  “群英会”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学校。

  李振华在韩旺小学工作了12年。其间,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多次催促他调回南京完婚,工作单位都为他联系好了。李振华怎么忍心离开这里?反倒希望女朋友也来沂蒙山工作。僵持中,女朋友选择了分手……

  1958年,李振华与当地一位姑娘、同为小学教师的杨朝清在一间简陋的茅草房里结了婚。这就意味着,他把“根”扎在了沂蒙山。

  一颗感恩的心,倾尽心血和汗水,回报老区人民;

  一个赤诚的灵魂,无怨无悔付出,愧疚深埋心底。

  1965年,李振华调到张家坡中学。

  “文革”中,李振华作为“臭老九”,被关进牛棚。每次被批斗后回到住处,他总能从被窝里找到煮熟的鸡蛋、花生,甚至是当时很稀罕的水果糖。他知道,这是乡亲们冒着危险给他送来的。他说,一辈子不会忘记沂蒙的父老乡亲对自己的爱……

  国家恢复高考后,李振华的许多学生榜上有名。为了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学,李振华使出浑身解数。他住进学生宿舍,随时辅导功课,夜里给他们盖被子、驱赶蚊虫。从睡梦中醒来的孩子们看到这情景,禁不住流下热泪。

  在临沂地区的高考成绩榜上,李振华所教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地区教育局先后两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推广他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1982年秋,李振华调到城关二中任校长。

  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招收的两个班108名学生,人称“一百单八将”。学生平均入学成绩仅有28.5分,有26人的数学考了“0”分。有的教师在管教学生时却被打伤。

  李振华认为,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优秀生同样重要。他提出了“撒向学生都是爱”的教育方法,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治校原则,与教师们一起,用真情感化教育学生。

  他像过去一样,住进学生宿舍,与这些被社会和家庭冷落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采取“小目标分层推进法”,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激励学生朝着大目标迈进,把每一点成绩,都化作信心和力量。小小的一张奖状,微薄的一份奖品,在学生心中掀起巨大波澜。这些习惯了人们的指责,经常遭“白眼”的孩子,体验到了受赞赏的快乐。当走上领奖台,捧起从未摸过的奖状,在抬起头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温暖与自信!

  三年后,学校的平均考试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升学率达到96%

  有人说,李振华创造了一个“点石成金”的现代神话。人民日报刊登沂源县实验中学转变“后进生”的经验时,配发了评论:《校长是关键》。

  1986年,城关二中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后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

  几十年来,李振华圆了成千上万山里孩子的“大学梦”;发生在他与学生之间的无数感人故事,让许多人唏嘘不已。

  然而,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说起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李振华总是沉默无语。是的,这么多年,他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1980年,离高考还有两个月,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南京飞来。拿着沉甸甸的电报,他把儿子叫到一边,让他回家伺候爷爷。同样在准备高考的儿子哭了。李振华也掉了泪:“爸知道你委屈,可那些农民的孩子,指望着高考改变命运。你是城镇户口,考不上还可以当工人。”懂事的儿子点了点头,含泪去了南京。

  父亲没能撑到儿子回去,便撒手人寰。电报上的寥寥数语,让李振华痛不欲生。他来到校园外的岭上,跪向南方,任泪水纵横。当他擦干眼泪,看见身后跪满了学生……

  那一年,他所教的班级,高考成绩在临沂地区独占鳌头,他的儿子,却落榜了……

  父亲的离去,击倒了相依为命的母亲,母亲落下半身不遂。李振华只有回故乡这一条路了。

  南京的教育部门知道他是一名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优秀教师,很快发来商调函。

  沂源县的领导说:“真舍不得您走啊,可这一次不让您回去,我们从良心上说不过去。这么多年,您对得起老区人民了!”

  在极度的矛盾、纠结之中,李振华和家人开始收拾行装。

  启程的那天早晨,李振华推开家门的一刹那,眼泪“哗”得流了下来:门外挤满了来为他送行的乡亲,有的抱着一只鸡,有的提着一篮子鸡蛋,有的捧着各种山果,没有一个人说话,许多人在悄悄地擦眼泪……

  刹那间,李振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想不到的决定:我留下来,不走了!

  “李老师为咱们操心这么多年,到了帮助他的时候了。谁家有闺女,轮流到南京去,无偿地伺候老太太!”有人这样提议。

  心之诚、意之切,让李振华再一次感受到老区人民的善良、宽厚与无私!

  寒来暑往,母亲在床上躺了9年,先后有8个女孩子前往照料。女孩们像对待自家的奶奶一样,伺候得好周到、好细心,不让老人受一丝一毫的委屈,因为老太太是李老师的母亲,她为沂蒙山生养了一个好儿子!

  到第10个年头,李振华实在不想再拖累乡亲们了,尽管他每月给伺候母亲的孩子发报酬。他回家劝母亲到沂蒙山看看风景,也给自己一个尽孝的机会。

  已经是83岁的老人不愿意离开故土,但还是随儿子到了沂源。临行时,母亲悄悄带上了寿衣……

  李振华真的想多陪陪母亲,尽儿子的孝心。可是事与愿违,母亲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在一天深夜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李振华悔恨交加。他在母亲的遗体前长跪不起,任凭泪水落在母亲的脸上:“妈,我错了!我不该把您老人家接来,我对不起您哪……”

  闻讯赶来的乡亲们也哭喊着:“老人家,您不要责怪李老师,他是为了俺这里的孩子们啊!”

  李振华初到沂源时,曾经连续三年没有回南京看望父母。不是他不孝顺,是回家的路途太远,是假期的时间太宝贵,他要给学生补课;不是他不想家,是回家的车票太贵:来回42元,恰好是他两个月的工资。那时他月工资21元,10元寄给父母,6元自己花,5元资助贫困学生。在李振华心里,42元钱可以资助多少孩子上学啊!

  有人说,一个教师,难道真的这样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吗?一位受李振华影响、也做了教师的学生说:“水平高的教师也许不难找,难得的是李老师的一颗博大无私、时时处处惦记着穷苦孩子的慈父般的心。”

  许多学生这样说,从来没有见李老师批评过谁,他慈祥的笑脸就像冬天的太阳,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他那深邃的双眸,让每个学生看到的是信任、期待和善良。学生们说,看见李老师,甚至一想到李老师,就不能不努力学习,否则,就觉得对不起他。不少学生私下里称呼他“李老爸”……

  几十年来,李振华在沂源县教过的学生数以万人计,其中职务最高的官至副省级,他们对李老师的敬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昔日的“调皮大王”杜玉虎,大学毕业后坚决要求做一名人民教师,如愿以偿成为李振华的同事。2001年,杜玉虎的女儿出生,为感念师恩,他让女儿姓“李”,取名李阳……

  在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里,李振华用瘦弱的身躯,擎起了老区倾颓的教室;用微薄的力量,鼓舞了几代贫寒的学子;用拳拳的爱心,滋润了无数失学孩子干涸的心田。他教书更注重“育人”,他的学生没有一人违法犯罪。

  从每月捐出四分之一的工资,到今天的296万元

  “振华助学基金”,他殚精竭虑,奉献的脚步永不停歇。

  从参加工作第一个月起,李振华每月捐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坚持至今。60多年来,他累计捐款96万余元,资助学生2000多人,其中,他承担所有生活费、学费直到完成学业的学生就有36人。

  在沂源县实验中学的李振华事迹展览馆里,挂满了学生和家长们敬献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

  对人慷慨无私的李振华,自己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一辆“金鹿”牌自行车,骑了42年;一块30多元的“钟山”牌手表,戴了50年。

  1997721日,李振华退休了。让他难以释怀的,依然是山区那些贫困的孩子。

  这天,李振华把老伴和孩子们请到一个小饭馆。

  父亲今天如此“大方”,孩子们有些受宠若惊。当李振华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全家人沉默了。

  他决定把半生积攒的15000元钱和5000元国务院特殊津贴分成三份,分别捐给他曾经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中学和县实验中学,设立“振华扶困助学奖励基金会”。

  李振华说完,女儿哭了:“爸,我们理解您的心,只是您和妈这一辈子,太苦了……”

  三个儿女的境遇都不好,有两个下岗,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咱们再苦,也苦不过山区的农民,想想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我寝食不宁。”说着,他拿出三包东西,递给孩子们:一部电视专题片,一本报告文学集,记录着李振华的事迹;还有一份文件,是中共沂源县委《关于开展向李振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我没有什么钱财留给你们,只有这些荣誉。我知道你们都不容易,爸爸当年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今后遇到困难,有了委屈,就看看这几样东西吧。”孩子们流着眼泪,点了点头。

  其实,老伴杨朝清早已习惯了丈夫的脾气:对别人慷慨大方,对自己和家人小气得近乎“吝啬”。结婚的那年夏天,她只有一件褂子,不得不晚上洗了晾干,第二天接着穿。第三个孩子出生后,吃饭都成了问题,杨朝清只好把粮店供应的细粮拿到集市上换成粗粮,艰难度日。

  李振华的儿子回忆说,我们家虽然是城市户口,“双职工”家庭,日子过得比农民还差。

  女儿清楚记得,那年父亲回南京带回7个漂亮的文具盒,满以为会有自己的一个。她却眼巴巴看着父亲把文具盒全给了那些农村孩子。不懂事的她,一气之下随了母亲的姓。

  李振华设立奖学扶困基金的义举,在沂源县乃至周边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部门、企业和个人纷纷捐款,目前已达286万元。捐款者中许多是李振华的学生,他们说:“当年,李老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我们读书,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扶困助学基金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李老师的大恩大德我们终生铭记!”

  淄博市企业家吕祝昌说:“我之所以捐款,主要是冲着李振华老师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表达对他的敬意。”

  为了让基金发挥应有的作用,李振华走访了300多个村庄,摸清了哪些是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基金会建立以来,先后资助贫困学生5000多名,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2000余人次。

  20012月,已是64岁的李振华,应聘到淄博市万杰集团朝阳学校任初中部校长,年薪5.5万元。一个了解李振华性格的学生家长感叹道:李老师这是在为咱们的孩子“打工”啊!

  果然,李振华拿到年薪后,立即资助了“振华扶困助学基金”范围之外的23名贫困学生。

  市里的一位领导得知此事后,找到李振华说:“您年纪大了,家庭也不富裕,我给您筹措5万元资助这些学生,朝阳学校的报酬就自己留下吧。”

  当这位领导把筹集到的资金转交给李振华时,他又全部注入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

  李振华的学生张文强家庭困难,从小学到中专毕业,都是李老师资助。他的父亲癌症手术,李老师又帮他交了3000多元住院费。几年来,他以一颗感恩之心,一直陪在李老师身边,做工作助手。他向笔者透露,李老师在朝阳中学“打工”期间,为了省钱,经常到地摊上吃饭。有一次,当地一个群众认出了他,非常惊讶:“这不是电视上宣传的捐资助学的李振华老师吗?”结果引来众多的围观者。      张文强告诉笔者,李老师最见不得别人受委屈,在街头看见贫困的孩子,他都要掏钱,身上经常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最窘迫的时候,他们还一起捡垃圾卖钱。张文强多次劝李老师,您是山东省人大代表,捡垃圾容易引起误解,以后我自己去捡吧。李老师却不在乎。为了不被人们认出来,两个人都是趁天不亮出去,卖完垃圾再回学校。

  张文强说,与李老师在一起,不仅学做事,更重要的是学做人,与他在一起,能净化灵魂……

  今年79岁的李振华至今闲不住。他一退休就被聘为淄博市和沂源县政府督学。他先后到300多个乡村开展调查,就扶贫助学、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等问题,提出了100多项建议,大都被采纳。他还担任着全国各地几十所高校和部门的政治辅导员、名誉校长、监督员等职,先后为师生、干部和职工们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3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次。

  2012629日,由李振华倡导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在沂源县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家、志愿者与当地1000多名在校生及家长一起,开展了以思想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志愿者们还现场为156名贫困生捐款一百万多元。

  “献了青春献终身”,是对李振华的真实写照。20013月,沂源县的父老乡亲自发捐资,在韩旺中学为他塑造了一尊汉白玉雕像。为活着的人塑像,闻所未闻。人们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对这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感激、敬仰之情。

  多年来,李振华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十大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等8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他先后8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李振华把一颗永恒的爱心融进蒙山沂水,融入老区人民的心中。这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书写着一曲感天动地的奉献者之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