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集体备课流程探究
2014/10/26 11:40:12

【摘要】集体研讨的过程,应该是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的“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教师要“目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要实现“教学重心下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经验,通过集体研讨,借助群体智慧,确定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最有效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集体备课  流程设计  个人初备  集体研讨  个案细化  教后反思
集体备课是基于教师自身对教材研究、学情把握基础上的教研组内全体教师交流思想、共享理念、提高完善、共同成长的合作探究。在这种交流合作中,通过凝聚集体智慧生成新的教学设计,完善既有的教学理念;换言之,集体备课是教师在个体探究基础上一起研讨和准备教学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在交流切磋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利于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不单纯是一种知识的交流,更多时候应该是教育火花的碰撞,教学智慧的相互启迪和生成,教师结构知识的互惠互补,教育经验的互通共享;从更高层面而言,是人际信任的体现,是合作文化的构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集体备课模式,现整理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操作流程设计
     
环节 
 
教师的行为
   
个人初备
形成个案 
1、个人初备,形成个案。
2、上周反思,排疑解难。 
   
说课研讨,形成初案 
1、主备人呈现个案,大家共同研讨。
2、交流共享,共同调整,集思广益。
3、整理完善,形成初案。
   
初案细化,形成定案 
1、安排本周工作重点。
2、以学定教,个人完善,形成定案。
   
实践反思形成补案 
1、课堂教学实践。
2、组内老师跟踪听课。
3、集体评课。
4、教后反思,形成补案。
 
二、具体说明
(一)个人初备,形成个案
集体备课前教师个人应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结合学情重新整合定位,形成个案,以利研讨;对上周教学的总结反思,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情研究,也有利于教师理性反思的形成,促进教学改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1、个人初备,形成初案 
个人初备时,首先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抓好“三备六点”:“三备”即背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六点”即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弱点、疑点、考点及易错点。同时,教师还要做到“脑中有纲(标)、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查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依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取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再次,主备人应写出教案,设计出本课的教学思路,如:如何导入新课、知识点间如何过渡、解决重点的措施、突破难点的方法、知识能力形成过程的步骤、学法指导等。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有自己独到想法的设计方案,提出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共同研讨,排除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备课不是简单的对教材的熟悉和了解,不是对相关材料的占有和储存,而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教学活动。需要及时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以学生容易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合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应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2、上周反思,排疑解难
这一环节主要是总结反思上周教学,提出疑难;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疑难。
针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和研究,针对上周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困惑展开研讨,就共同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学生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调整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借助教师的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泰安长城中学
Powered by iwms